OA
研究院
CN EN

诺奖来访 | 第2位诺奖得主阿达·约纳特细胞集团冻存细胞:抗癌,预防为先

在中国,癌症每年新发病例达430万人,每年因癌症去世的患者多达280万人;在上海,每10个死亡的人中就有3人死于癌症,并且这个数据仍在逐年上升。


癌症如此高发,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研究数据表明,癌症是一种衰老型疾病——我们体内的正常细胞不断复制分裂,伴随着时间的延长,当我们身体内的免疫细胞无法很好的清除癌细胞时,肿瘤就会发生。因此,衰老,才是癌症发生的根本原因。


在中国,癌症发生率最高的城市是上海,因为上海是全中国人均寿命最长的城市。上海市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为女性85岁、男性80岁,明显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与此同时癌症的发生率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储存细胞等于备份生命


健康长寿需防治结合。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细胞的质量和数量不断下降,因此在健康年轻时将免疫细胞储存起来,保存足够数量的“免疫种子细胞”,就可以在年老时为我们的健康提供保障,可以起到抗衰老和预防以及治疗癌症的作用。因此,上海细胞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钱其军教授提出了免疫细胞冻存计划。


而在今天2018年8月14日,上海细胞治疗冻存库迎来了第2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拥有以色列“居里夫人”之称的阿达·约纳特教授专程来到上海细胞治疗集团进行细胞冻存。



阿达·约纳特1939年出生于耶路撒冷一个犹太家庭,从小的偶像就是居里夫人,她偏爱能帮助她了解世界、了解自然的学科。大学时期,因为觉得化学是很多学科的基础,所以她进入化学系学习,从此结下了与化学妙不可言的缘分。


2008年,她因细菌抗药性方面的研究获欧莱雅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设立的“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


2009年,因“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如今她已成为比肩居里夫人的科学家。


抵达上海细胞中心后,阿达·约纳特教授首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知识的盛宴——Next Generation Species Specific Eco-Friendly Antibiotics (新一代物种特异性环保型抗生素的介绍),阿达·约纳特教授风趣幽默的演讲风格令现场观众及细胞治疗集团的研究人员为之深深折服。



讲座结束以后,阿达·约纳特教授应邀在上海细胞治疗研究所进行参观,对于目前细胞中心取得的成就表示极大的认可,在了解了上海细胞治疗中心的“白泽计划”之后,阿达·约纳特教授对白泽计划造福人类的行动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当场将自己亲笔签名的诺奖获奖证书的复印件赠予上海细胞治疗中心钱其军教授,用行动表达对白泽计划的支持。




在详细了解了细胞治疗中心的细胞存储技术之后,阿达·约纳特教授欣然决定在细胞中心为自己留下了一份健康的种子——阿达·约纳特坦言自己非常认可上海细胞治疗集团在细胞免疫疗法方面的研究以及成果,也相信细胞疗法在癌症预防和慢性疾病治疗方面的疗效,她认为细胞存储任何时候都不会晚,与此同时,越早存储获得的收益肯定越高。



在健康的时候留存下细胞,为定制式治疗药物留下最大的空间,是阿达·约纳特教授此次中国之行的初衷。


诺奖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正式成立


在进行细胞冻存后,阿达·约纳特教授来到了隶属上海细胞治疗集团的上海吴孟超联合诺贝尔奖获得者医疗科技创新中心(简称科创中心),以诺奖获得者的身份和集团理事长吴孟超院士一起为科创中心的学术交流平台——诺奖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揭牌。




在科技中心建立初期就与22位诺奖获得者以互访交流的形式开展了合作研发,凝聚了一批精准医疗领域内的国际顶尖级专家、学者和产业精英。主要研发方向为精准医疗创新技术的研发转化,包括为寻找肿瘤治疗的全新靶点、全新的免疫检查点抗体研发、创新的检验技术研发以及精准医疗的创新技术四大方向,通过打造一流的公共研发平台,助力实施“白泽计划”。


今天在科技中心的基础上成立诺奖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希望能够打造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让国内外的尖端科研成果和顶级个人智慧在此交流碰撞,吸引更多的顶级科学家、诺奖获得者前来探讨、交流,逐渐形成一个国际先进的医疗技术交流对接平台,共同推动精准医疗的创新和突破。


本次揭幕仪式上,阿达·约纳特教授决定将自己的诺奖奖章赠予上海细胞治疗集团进行为期1年的展览,以表达对上海细胞治疗集团的认可以及对双方友好合作的支持。




阿达·约纳特教授此次的中国之行,行程很简短、内容很丰富,今天的细胞冻存、签约揭牌仪式都标志着上海细胞治疗集团、诺奖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与世界各地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们的友好合作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关于癌症免疫疗法的科普


这两年抗癌领域最令人振奋的消息莫过于“细胞免疫疗法”在临床患者应用中取得的巨大成功。“细胞免疫疗法”近年来被各大顶级学术杂志评为年度最佳科学突破——顶级期刊《科学》杂志更是给予其高度的评论:“This year marks a turning point in cancer, as long-sought efforts to unleash the immune system against tumors are paying off。”(今年是癌症治疗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因为人们长期以来尝试激活病人自身免疫系统来治疗癌症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


免疫疗法,相对传统化疗或靶向治疗,有一个本质区别:免疫疗法针对的是免疫细胞(或者说是免疫系统),而不是癌症细胞。


以往,无论手术,化疗还是放疗,我们的目标都是直接去除或杀死癌细胞。我们慢慢发现这个策略至少有三个大问题:


(一)化疗、放疗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都极大伤害病人身体,包括大大降低免疫抵抗力。

(二)每个病人的癌细胞都不一样,所以绝大多数抗癌药,尤其是新一代的靶向药物,都只对一小部分病人有效。

(三)癌细胞进化很快,所以抗药性很容易出现,导致癌症复发率很高。


人体免疫系统经过几千年的进化,是人体内一道天然的“保护伞”,完全有能力清除体内的癌细胞。而当前免疫系统无法清除癌细胞,是因为我们体内的免疫系统可能伴随着衰老,无法有效的清除我们的癌细胞。


因此,免疫疗法的重点就在于通过提高免疫机制来强化免疫系统,让免疫系统更为精准化。细胞免疫疗法也被称之为目前最有希望治愈肿瘤的手段。


基于免疫疗法的研究和运用,上海细胞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打造了“白泽计划”,其目标是:10年,让60%的晚期肿瘤消退,让60%的老百姓用得起;30年,让人们健康快乐的活到120岁。


“白泽计划”如何消灭肿瘤?


我们知道,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根据肿瘤局部免疫微环境的情况,利用免疫细胞趋向于肿瘤组织的特征,让免疫细胞自动去寻找肿瘤所在的位置。然后,在肿瘤局部提升免疫细胞的免疫能力,使局部肿瘤得到有效的治疗。同时,打败过癌症的免疫细胞会变成一个个记忆细胞,继续在全身“巡逻”,当相同的肿瘤细胞再次卷土重来时,直接及时的杀灭。


医学是在不断发展的,只有不断地发展新的治疗技术,才有可能真正使肿瘤得到治愈。

我们都期待有一天,癌症被攻克,还生命本来的长度,还生命应有的尊严